返鄉青年300多幅畫作展示海口之美
定格城市發展“精氣神”畫出普通人的真善美
背起揹包,帶着帳篷……青年畫家廖之肖前些天在位於昌江的皇帝洞安營紮寨,尋找創作靈感,用畫筆一點點勾勒心中的夢,將海南的美定格在一幅幅繪畫創作中。此前,他為海口創作了300多幅畫作,這些畫作充分展示了海口的城市精神,人文及自然風貌,畫出了普通人的真善美,傳遞了向上向善的力量。
廖之肖的畫作記錄城市人文風情。記者 高潮 攝
做城市發展記錄者
廖之肖畢業於北京一所美術學院,2012年從廈門回到海口。從2014年起,廖之肖開始創作“阿肖畫海南”,成為海口這座城市的温情記錄者。5年間他為海口創作了300多幅手繪畫,定格這座城市發展的“精氣神”。他筆下的海口從“過去”走到了“現在”,城市的變遷和温情躍然紙上:有喝老爸茶的市民,菜市場的小販,普通的志願者,助人為樂的熱心人……畫裏普通人的真善美、分外打動人心。
“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深有感觸,海口這幾年發展得很快,很多傳統的市井生活氣息也在減少,現代化和時尚氣息越來越濃厚,一些概念創意店取代了傳統老店,羣眾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。”廖之肖説,城市既要有“面子”,又要有“裏子”,才更加宜居美好。他把眼光瞄向了海口的公期、絞面等特有文化符號,讓人更加了解城市的傳統文化內涵。他筆下的海口 18 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引人入勝,海口天后祀奉、冼夫人信俗、府城元宵換花節、麒麟舞等展示了城市特有的文化韻味。當看到遊客前往海口非遺文化展示館參觀非遺畫作時,他覺得自己的付出十分值得。
·凡註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